《微服民族服飾文化16》藏族服飾[圖] |
服裝知識 有8127人參與 2005年10月7日 來源: huafunet-微服網 進入社區(qū)交流 |
| | |
| |
|   藏裝的基本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大。藏族服飾追求寧靜的風格,同時又強調華美、富麗。但是,出于藏族勞動生息在雪域高原之上,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加上宗教信仰的影響,所以藏族服飾并非清一色的寬袍大袖,而是豐富多采的。           據(jù)說,任何民族的形成都要經歷兩個重要時代,即獵人時代和農人時代。獵人時代的先民們在狩獵時為了誘使獵物上當,常將獸皮披在身上,扮成各種動物。這樣做的結果,一是獲取更多的獵物,二是發(fā)現(xiàn)獸皮可避寒取暖。這種發(fā)現(xiàn),使他們開始走上了用各種獸皮制作服裝和頭飾的道路。在今天藏族服飾和頭飾藝術中還保留著他們祖先獵人時代的裝飾遺風。如草地藏民用美麗的豹皮、獺皮裝飾衣裙邊,用狐皮做帽子,用獐皮做錢包等。           另外,藏族服飾和頭飾的形成還受自然條件、生活環(huán)境的制約。藏北地處高寒地帶,夏短冬長,晝夜溫差大,又是天然牧場,為便于牧區(qū)的生活、起居、放牧,這里的牧民一年四季身著老羊皮袍,頭戴狐皮帽,腳穿牛皮統(tǒng)靴。皮袍做得結實肥大,具有防寒功能強、散熱方便的特點,夜間可當被;白天氣溫高,勞動時只穿左袖,右袖從后而拉到胸前,搭在右肩上;或左右袖均不穿,兩袖束在腰間,既方便干活,又能調節(jié)體溫。還可顯出牧民豪放的性格和豁達的風度。           藏南谷地,氣候溫和濕潤,這個地區(qū)的藏民穿著比較單薄,如拉薩和山南地區(qū),男裝以夾袍居多,婦女常著瘦袍和長袖衫,腰扎“幫典”(花條圍裙),顯得素雅瀟灑。           工布地區(qū),地處橫斷山脈西部,原始森林豐富,雨量充沛。這里盛行一種叫“古秀”的寬肩無袖袍,雙臂活動方便,適合在林中伐木,拾運木材,實用性強。           另外一些地區(qū),氣候漸轉溫和,藏民多穿用氈、布料做的衣服。多趨于精巧。           藏族服飾和頭飾藝術的宗教色彩也很濃。在佛教文化中,白色象征圣潔。在日常生活中,藏族人尚白,認為白色足純潔、吉利的象征,所以用白色衣料做襯衫,用白色衣料裝飾衣裙邊。藏族服飾和頭飾中,也普遍使用紅、黃、橙、藍、青、綠等色,這也和他們的宗教審美心理有關。因為佛祖釋迦牟尼身著黃色袈裟,蓮花生大師頭戴紅帽,宗喀巴大師頭戴黃帽。藏族男女胸前佩戴的佛珠和銀質的“嘎烏”也和宗教有關,手捻佛殊,口中念念有詞,“嘎烏”內裝護身符與子母約(活佛給的藥),以求平安富貴。           藏裝上要有藏袍、藏衣和襯衫等。藏裝左襟大、右襟小,右腋下釘有一個紐扣,或釘有色布做的兩條飄帶,代替扣子,穿時系上就行了。農區(qū)的藏袍以氆氌為主要原料,男式女式都是大襟服裝,男式以黑,白氆氌為料、領子、袖口、襟和底邊鑲有色布或綢子;女式多以氆氌、毛料、呢子作料,夏秋穿的不帶袖,冬天穿的有袖,腰間束有腰帶。無論男女穿袍子,里面都要著襯衫,在顏色上,男式用白色綢料的多,女式用印花綢布的多。一般來說,男式襯衫高領,女式襯衫翻領。無論男式、女式,袖子都比較長。藏袍一般比人的身高還長,穿時把腰部提起,腰間系上一根腰帶,用來調節(jié)長度,通常男子將袍子束高,下擺垂至膝蓋附近,女子則將下擺放到腳背上面。           牧區(qū)的服裝以皮袍為主,-般是不加面的板皮。男式的在襟、袖口和底邊鑲上黑色平絨、燈心絨或毛呢。女式的在板皮外邊鑲上五彩“幫典”料,并鑲上紅、藍、綠等顏色花紋。牧區(qū)的皮袍確實寬敞肥大,冬天在他們胸前皮袍內蹲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還綽綽有余。皮袍上雖然沒有袋子,但穿時提起下部,腰帶一束,懷里和腰間便成了一個人行囊,平時旅行,應用物品,就存放在胸前袍內。           藏族群眾戴的帽子式樣很多,在拉薩、日喀則等地,金寶頂帽最為流行。這種帽用當?shù)禺a的氆氌和皮毛作料.用金絲緞、金絲帶和銀絲緞做裝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深受藏民喜愛。           一種藏語叫“幫典”的圍裙,是藏族婦女喜愛的衣物之-,也是藏族婦女的標志。這種圍裙一般是手工生產,先紡紗,后染色、刷毛,織成條狀,再縫合成圍裙。山南貢嘎縣姐德秀區(qū)的幫典廠織的圍裙比較有名,相傳已有五六百年歷史,被稱為圍裙之鄉(xiāng)。圍裙的品種很多,最好的叫“斜瑪”、普通的叫“布魯”。           令人感興趣的是藏族的鞋,無論男鞋女鞋,外觀均象舞臺上古裝戲里將相穿的靴一樣,底高二寸,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紅綠相間的毛呢裝飾,鞋腰上也有線條、花紋。藏鞋通常分為兩類:松巴鞋和嘎洛鞋。松巴鞋鞋底是牛皮做的,厚達寸余,鞋幫色彩斑斕,鞋面銀花朵朵。其中有一種叫松巴梯呢瑪?shù)模^為高級,喜慶節(jié)日才穿用;另有一種鞋叫松巴各多的、適合牧區(qū)群眾冬天穿著。           嘎洛鞋以牛皮作底,鞋幫是三層氆氌粘縫紉而成,鞋后跟和鞋尖縫上黑色牛皮。這種鞋鞋尖朝上聳起,像木船的前端一樣。林芝、山南河谷地帶的婦女,喜歡穿嘎洛鞋。           藏族服飾追求寧靜的風格,同時又強調華美、富麗。人們喜歡珠光寶氣的裝飾,廣泛運用珠寶、金銀、象牙、玉器來打扮自己。并把服飾看作是財富和美的象征,一些藏民哪怕家中再窮,也要花錢去購置精美的裝飾品來裝飾自己。藏族佩帶飾物的部位從頭到腳都有:頭頂有“巴珠”,發(fā)辮上有銀幣,耳朵上有大環(huán),脖子上有項鏈,手腕、手指上有鐲子、戒指,背上、腰帶上也綴掛有金屬幣、火鐮、腰刀、鼻煙壺、腰扣、銀元等裝飾品,腳上蹬有像舞臺用品那樣的鞋,甚至僧俗人等手持的念珠,也摻雜進一些裝飾品,如翡翠、瑪瑙、松耳石等。藏族男女普遍喜愛裝飾,除自然條件、宗教信仰等因素外,也有顯示藏民族的個性和自尊心的因素。
|
|
| |
| |
|
微服網全部信息旨在向廣大網友提供學習參考資料,我們不對其內容真實性進行論證,也不代表本站立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