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失落的文明--客家服飾
西風東漸使客家人的服裝面貌產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將延續(xù)了上千年幾百年的客家人冠冕衣裳送進了墳墓。
今天在主要公眾場合,客家人己經失去了獨有的服飾特征,F(xiàn)在人們只能從偏遠山區(qū)的老人孩子身上,從舞臺表演著裝上去認識客家人在農耕時代形成并遺留下來的服飾特。
客家成年人的服裝基本上以蘭,,靛青和黑色為主色調。這種顏色耐臟耐洗而又不張揚,這是客家人長年勞作,出入山野田園的最好選擇,也是客家人外柔內剛,勤勞節(jié)儉的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現(xiàn)。   孔子評價齊桓公的大臣管仲時說“微管仲,吾被發(fā)左衽矣”。意思是說要是沒有管仲,我們就要象夷狄那樣披頭散發(fā)了?梢,漢服的右祍是其最主要特點?图曳棻3至酥性瓕挷┘坝业s的服飾特點,但也溶入了當?shù)厣贁?shù)民族以短窄為上的服飾特點。客家人的服裝,無論上衣或是褲子,都保持了寬松肥大的古風。客家最常穿的大襠褲,更是以褲襠深,褲頭寬為特色。大襠褲的腰間一定要摺疊幾層才能系緊。平時一般人家衣服,男女無多大區(qū)別,上衣是“大襟衫”,右邊斜下開襟,安布鈕扣,講究的用銅鈕,女服只在襟邊加一二條邊(講究的繡花邊),以示男女之別。
舊時,一般男女都不穿“底褲”(內褲),講究者多穿一件較短的長褲就是了。內衣,則一般都穿,俗稱“褂子”、“留眠衫”,有“大襟”、“正襟”兩式,比外衣狹窄。以上服式,均指布質的,一般人家也只可能穿布質衣服,富豪之家則穿綾鑼綢段。
在婦女和兒童的頭飾和服裝上,客家人喜歡紅,粉,綠,黃等鮮艷的色彩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來的憧憬,從姑娘大嫂到老婆婆都喜歡一針一線把襪底,帽子,背帶繡成美麗的藝術精品。客家人服飾上圖案樸實精美而又寓意深刻,這也是南遷客家人與原住少數(shù)民族交流融合的結果。
|
|
| |
| |
|